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久久青草免费线观|特黄特色三级在线看国产|中文AV日韩综合Av

    • <label id="gazot"></label>

      1. 
        

          <ins id="gazot"></ins>
        1. <pre id="gazot"><blockquote id="gazot"><strong id="gazot"></strong></blockquote></pre>
        2. 本站QQ群:19036666
          網(wǎng)上景區(qū) 手機 微信

           

          品味古籍:有意思的文人李漁

           

          [ 編輯:tangtang | 時間:2016-10-20 09:58:10 | 推薦:曲阜優(yōu)秀商家展示 | 來源: | 作者: ]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字謫凡,號笠翁,浙江金華人。他不僅是一位文學家、戲劇家,還是一個有意思的人。文人當中有所謂君子者,道貌岸然,處處拿捏,年輕時鉆營名位,老來則老氣橫秋,是李漁最看不上的。他一輩子都生活在自由、創(chuàng)造和趣味之中。

            李漁自幼聰穎,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chuàng)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著有《笠翁十種曲》等,被后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東方莎士比亞”。他也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yè)的先行者,他的《閑情偶寄》最為當代人喜歡。

            李漁一生橫跨明末清初,正是社會大變動的時期。由于科場失意,李漁毅然改走“人間大隱”之道。在封建社會里,許多偉大的文化成就都是由這樣的“落魄文人”創(chuàng)造的,即便蘇東坡那樣的大文豪,其膾炙人口的佳作也大多寫在失意之地貶謫之時。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李漁先后獲得喬、王二姬,李漁對這兩個聰慧的美人細心調教,組建了以二姬為臺柱的家庭戲班,常年巡回于各地演出,收入頗豐,這是李漁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階段,也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最豐產的一個時期,《閑情偶寄》就是在這一段內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隨著喬、王二姬先后離世,家庭戲班土崩瓦解,李漁的生活從此轉入了困頓,經常靠舉債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漁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用一篇千字短文介紹李漁及其《閑情偶寄》,實在是捉襟見肘,還是用林語堂老先生的話說吧:“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個重要部分是專門研究生活樂趣的,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從住室與庭院、室內裝飾、界壁分隔到婦女梳妝、美容、烹調的藝術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窮人尋求樂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悶的途徑、性生活的節(jié)制、疾病的防治……”可見,此書反映了他的文藝修養(yǎng)和生活情趣,也是古代文人養(yǎng)生學的經典著作。李漁在《閑情偶寄》的“飲饌部”中闡述了他的飲食之道。他主張于儉約中求飲食的精美,在平淡處得生活之樂趣。其飲食原則可以概括為24字訣,即: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飲食美學。

            《閑情偶寄》文字清新雋永,敘述娓娓動人,讀后留香齒頰,余味無窮。這里摘錄一段關于菜蔬的:“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跛,是猶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果,是則謬矣。吾輯《飲饌》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儉,一以復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茲在茲,而不忍或忘者矣。”

            《閑情偶寄》一書,沒幾個人不喜歡讀,因為像李漁那樣有趣的人少之又少。人的浪漫,未必總在風花雪月之間,衣食住行,處處都有詩意,就看當事人有沒有“意思”,做事有沒有情趣。李漁從側面道出了趣味生活的條件,那就是“閑情”二字。一個有趣味的人,即使瑣事繁冗,總能找到一點閑空,將精致的情趣發(fā)酵,從而得到一些雋永的享受,以此慰藉心靈。有一年夏日,天氣酷熱,又有蚊蠅騷擾,眾人不堪,李漁想起當年四處演戲的旅途中所受“蚊蚋之繁,倍于今夕,聽其自嚙,欲稍稍規(guī)避而不能”的情境,自覺今日不啻為神仙。眾人聽了,頓覺怡然。只有那些樂觀曠達的人才會隨時滋養(yǎng)閑情,得生活之樂趣。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湯顯祖的曲學修養(yǎng) [下一篇]《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一..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權利聲明 |  招聘信息 |  企業(yè)資質 |  友情單位 |  聯(lián)系我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C) 1999-2023 www.dqykzs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絡實名:曲阜信息港
          歡迎廣大用戶投訴舉報違法不良信息,舉報信箱:qufuceo@163.com QQ:858889866 魯ICP備07022795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