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是一個理性、理智,專事思考的群體。之所以把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稱為‘清流’,在于他們具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近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首期“青年之聲”讀書會上,《民國清流》系列作品作者汪兆騫與讀者分享了他的文學編審生涯、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對民國知識分子的解讀和剖析。現(xiàn)場氣氛熱烈,臺下讀者中不時發(fā)出會心的笑聲和掌聲。
汪兆騫說:“人們對民國存在誤解,且對知識分子有很多認識上的偏頗。”為了研究民國文化史,他從十九年前就開始搜集相關史料,但由于工作繁忙,直到退休后才開始集中精力創(chuàng)作《民國清流》系列作品。汪兆騫認為,民國知識分子是以舊時代的掘墓人和新時代開啟者的姿態(tài)登上中國歷史舞臺的,如胡適、周氏兄弟、蔡元培、章太炎等等,這些知識分子為我們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了非常光輝的歷史。而且,在抗戰(zhàn)中,那些民國知識分子們也為保存中國文化的火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青年之聲”讀書會是由團中央網(wǎng)絡影視中心指導,“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青年之聲”讀書出版服務聯(lián)盟、中國青年網(wǎng)、中青視訊·手機電視臺聯(lián)合打造的讀書類活動品牌,邀請名家分享新作、新知,助力全民閱讀大氛圍的形成。首期“青年之聲”讀書會聯(lián)合共青團北京師范大學委員會、現(xiàn)代出版社共同舉辦。